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02/17“快递人之乡”的106份嘱托
- 02/17在青藏线上的第40个春运
- 02/17吴歌唱响在新时代的春天里
- 02/16白色蕾丝镂空上衣,艺术感十足,展示仙女气质
- 02/16他们“躲”在“洞”里的一笑,让无数网友泪目
他以一人之力撑起西泠印泥
采访嘉宾简介
曹勤,现任西泠印社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西泠印泥传统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。西泠印社印泥制作研究中心负责人,国家级美术师、书法家、篆刻家、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省市书协会员。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、中国艺术研究院、中国书法院、北京文学院、四川省文化艺术学院、中国书法篆刻院等院校特聘客座教授。同时在浙江大学艺术学院、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机构进行着古法手工印泥的普及与传播。
艺林至宝
篆刻艺术,指在金属、象牙、犀角、玉、石等质材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,因为以制作印章为主,所以又称为印章艺术。篆刻艺术经由宋元明,至清代达到鼎盛期。
清代的印坛流派纷呈,无论是大家之多,还是参与人员之众都远远超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。与此同时,各类集古印谱、篆刻家印谱、篆刻工具书也竞相面世,极大促进了篆刻艺术的蓬勃发展。
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以“保存金石,研究印学,兼及书画”为宗旨的西泠印社应运而生。清光绪三十年(公元1904年),王福庵、丁辅之、叶为铭、吴隐等人相聚西湖,研讨印学。最终在杭州孤山南麓西泠桥畔结社,“人以印集、社以地名”,取名“西泠印社”。
西泠印社在创立的十年里,开展了集会、展览、收藏、出版等一系列活动,盛名之下,精英云集。李叔同、黄宾虹、马一浮、丰子恺、吴湖帆、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,杨守敬、盛宣怀、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。此后二十余年,西泠印社迅速发展,声望日隆,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。
曹勤说:“篆刻艺术在明清发展到鼎盛时期时,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印谱的大量出现。印谱除了有助于学术研究,还为印章制作者提供了参考样式。印谱汇集保存了篆刻家原作的风格和神韵,而这种风格和神韵是用钤印的效果来体现,印泥在这其中则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。”
本页西泠印泥创始人,从左至右依次为:王福庵、叶为铭、丁辅之(上图)
那个时期的篆刻家几乎都会自己制作印谱和印泥。从现存的印谱来看,早在西泠印社成立前一年(清光绪二十九年,即公元1903年),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丁辅之、王福庵、叶为铭就已经研制出了“西泠印泥”,并由王福庵先生亲自题写“西泠印泥”。从西泠印社成立之后出版的手拓印谱上,人们发现这些印谱所用的印泥色泽鲜红、略带紫艳而沉着朴厚,所以“西泠印泥”在当时就已经被奉为艺林至宝。
“印泥文化”的生发
印章崛起于秦汉,在元明清三代进入鼎盛发展时期。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,中国形成了以印章为中心的独特民族文化,后统称为“印文化”。而印泥作为印章的表达工具、媒介物,历来都是中国印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,也可以称为“印泥文化”。
作为印文化的子分支,印泥同印章、金石篆刻的发展密不可分,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印章的材质、外观、用途、篆刻形式都不尽相同,而这种差异就决定着印泥的材质、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。
春秋战国时期,印章得到普遍使用;秦汉时期,伴随着官制的确立,代表政权和官阶身份的印章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。这段历史时期,作为印泥早期形态的“封泥”则体现着古代用印的痕迹。
真正意义上的印泥,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。魏晋之后,由于纸张开始广泛应用,简牍封缄的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,蘸有朱红色的印泥逐渐代替早期封泥的使用。
中国的印章在最早出现的时候,更多是一种带有凭证性质的信用物,尤其从流传至今的大量官印来看,其本身附带的历史意义要远远超于印章本身的艺术价值。而作为印章媒介物的印泥在魏晋南北朝的出现,可以说是为印章与书画作品的结合开启了先声。正是由于印章与书画作品的融合,使得印章走向了艺术表达的路径,同时催生了“印泥文化”。
本页西泠印社
“封泥”及用法
“封泥”亦称泥封。古代封缄简、牍或其他物品时所用盖有玺印的泥块。主要流行于战国至魏晋时代。其用法是封缄简牍时,于封检上挖方槽,使束缚简牍的绳子在槽内系结,然后以特制的软泥盖在槽内绳结上,用玺印钤印之,待软泥干燥硬化,即成为封泥。
曹勤说:“从南北朝开始,到唐之后,随着书画鉴藏印的迅速崛起,尤其是印谱的诞生,人们对印泥出现了日益高涨的需求,所以印泥制作在此时进入了探索、启蒙阶段。”
文章来源:《艺术品鉴》 网址: http://www.yspjzz.cn/qikandaodu/2021/0222/616.html
上一篇:石磊让两地芮国文化更加辉煌
下一篇:戴维新买家入场对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